今天,我很荣幸地站在这里。我抽到的演讲题目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就是我们越来越忙了。比如原先还能在学校批改作文,后来连备课都要带回家;原先还有双休日,后来不是被“辅导”掉了就是被“培训”光了。人都到了永远热闹忙碌的地步,怎么还有回首来路的心情和处变不惊的心态,怎么可能细细欣赏教育之河中激起的一朵朵浪花,去采撷教育之树结出的一个个果子?所以,我也困惑,我也迷茫,怎样才能从忙忙碌碌中感受到教育的幸福?
不能不说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三位工人正在工地上砌转头。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一个说“砌砖”,一个说“赚钱”,而第三个则自豪地回答:“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美丽的房子。”后来,第三个人成了著名的建筑师,而那两位工人一生默默无闻(并不因此否定他们的人生)。每每读这个故事,我都觉得太像故事了,但也不得不承认,其间蕴含的,正是世间最简单的、也是最深刻的道理。用米卢先生的话就是:态度决定一切;用心理学家的话是: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越大;用文学家的话是:人活着,一定要有生活的目标(托尔斯泰语)。
人生应有梦,而作为教师,要与教育的梦想统一起来。如果我们只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教书匠”,只把教书看成是“养家糊口”的一份职业,这与“砌砖”的工人机械的重复着一块块砖头又有何区别?
因此,调整好心态,享受教育的幸福,首先也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尽可能地锁定在这个梦想上,为自己设置一个长期乃至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然而梦想很脆弱,如果有100个梦想,很可能99个都不能实现。因而要学会持续改进。日本著名马拉松运动员山本田一,曾多次获得国际马拉松比赛冠军。对于自己的成功,他三缄其口。直到退役,他才道出其中的秘密。原来,每次比赛前,他都要沿比赛线路走一遍,记下每一个有明显特征的地方,比如,这儿有一座桥,前面是一个学校,再前面是一家商场,后面不远又是一家医院……这样,在比赛途中,他就想着,经过这座桥,下面就是学校,过了学校,就是商场,然后是医院……直到终点。山本田一巧妙地把最终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只要稍加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小目标,使自己不觉得梦想与终点的遥远。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梦想的“苹果”放在自己努力一下就够得着的地方,以此不断推动、改进工作。
当我们投入工作时,比如组织孩子参加比赛,上一堂教研课,并不一定愉快,这时候需要聚精会神;但是,当这个阶段结束以后,回首这个阶段,我们就会从这种状态中获得满足感,使我们更快乐,更幸福。
袁卫星先生写过这样一段话:
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当意识到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应“照亮”自己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投入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中去,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生活的幸福呢?幸福,没有尺度,没有标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但我想,能追求幸福的人一定是幸福的。